购买的舰船隐藏位置主要取决于当前星系的战略态势和玩家自身的战术需求。舰船可以通过前哨站、采矿平台或同盟占领的联络点进行隐蔽部署,这些地点通常具备天然的战略屏障或同盟保护机制。前哨站作为移动基地的延伸,不仅能提供资源连接功能,还能为舰船提供临时停泊和隐蔽空间,尤其适合在敌对势力活跃区域进行潜伏。采矿平台则通过资源采集的掩护作用实现舰船藏匿,但需注意平台仅对本同盟成员开放采集权限,可能引发矿区争夺矛盾。
舰船编组时混入工程舰或运输舰是另一种隐蔽手段,例如将战斗舰与AC721载货型混编后伪装成采矿队伍。这种策略利用了工程舰队普遍存特性降低被侦查概率,但需注意编队中工程舰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显著影响舰队移动速度。联络站购买的舰船可直接部署在同盟控制区,这类区域通常有盟友舰队巡逻,能为新购舰船提供缓冲期。若需长期隐蔽,建议将高价值舰船增援至曲速航行中的主力舰队,利用增援机制突破指挥值限制的同时实现位置隐匿。
野外的中立区域如黄色1级私掠团基地附近也是藏船选择,这些区域因NPC舰队频繁刷新往往被玩家忽视。通过封锁任务制造野怪刷新点,既能持续获取战斗经验,又能为隐蔽舰船提供动态掩护。但需避免攻击红色野怪基地,否则会破坏刷新机制。星系边缘的高辐射地带虽能有效躲避常规侦查,但会持续消耗舰船耐久度,需搭配维修舰或快速撤回机制使用。
遭遇敌对侦查时,应立即启用工程舰的快速返回功能,避免敌方顺航行轨迹追踪至主基地。维修中的舰船必须停放在基地船坞内,预制模块携带的仓储维修功能已被证实无法在野外实现战后维修。对于重要舰船,建议采用多段曲率航行策略,先由高速侦查舰建立路径点,再让目标舰船通过增援方式快速抵达,这种分段移动能有效切断追踪线索。
最终隐蔽效果取决于对星系态势的实时判断。战略地图上的白色区块代表己方安全区,橙色区块则需谨慎评估敌对活跃度。采矿平台的10%-30%采集加成范围仅限本同盟,这既是资源保障也可能成为暴露诱因。合理利用星门建造期的混乱局面,将舰船分散部署在多个建设节点,能最大限度降低被集中打击的风险。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至少两支功能互补的舰队配置,确保隐蔽失效时具备快速反击或转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