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的战斗是检验玩家战略思维和指挥能力的核心挑战。想要取得胜利,首先要明确军队构成与兵种搭配的基本原则。重坦数量需维持在3000以上(高等级可降至2000),而攻城单位如突击炮(俗称兔子)至少需要4000,若配备高等级军官则数量可减半。关键在于平衡部队的攻防属性,例如突击炮需注重射程和伤害加成,同时搭配特殊装备塔皮以强化对炮塔的针对性输出。陆军部队的移动速度和射程数据必须熟记于心,这是战场调度的基础。空军在中后期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运输机、轰炸机的快速支援能力,能大幅提升战场灵活性。
资源管理与科技研发是支撑长期作战的支柱。优先升级铁矿、油田等资源区至9级,确保军事生产的持续性。科技方面需集中突破装载技术、陆军科技及侦察技巧至10级,燃烧引擎和指挥艺术的研发能显著提升部队机动性与战场控制力。黄金资源可通过采集稀有矿产与商人交易获取,建议将交易所升至10级后单次交易400万稀有矿以最大化收益。科研加速道具应优先用于耗时最长的喷气引擎研究,缩短关键技术的成型周期。
战场指挥需要动态应对敌我态势变化。当敌军采用环形防御时,榴弹炮应从正面压制敌方坦克群,主力部队则绕后突袭其炮兵阵地;若遭遇敌方援军,需立即后撤并架设榴弹炮实施分段阻击。侦察机的实时监控尤为重要,能提前预警敌方增援动向。海军虽具备全域打击能力,但战列舰等高阶兵种需消耗4亿资源及90万卡车运力,对粮食供给压力极大,非长期战略不建议轻易投入。分城布局宜选择地图边缘以减少骚扰风险,造兵城密集建设可提升产能协同。
4星以上军官需通过洗点优化属性,21/41/61/81级的技能升级节点不可错过。30级且学识130以上的学官配合崛起学套装备能大幅缩短科研时间。战场指挥需熟悉各兵种速度与射程参数,通过三维模型推演交战回合。例如火箭部队在6950距离的交战中,第二回合的等待指令可能逆转先手优势。海军军官的属性差异会放大消耗战结果,微弱数值优势可能决定数月造兵成果的存亡。
初期15城速攻需同步完成资源积累与军官训练,中后期转向歼击机规模化生产(日产20万为目标)。遭遇强敌时应采用夜幕开鹰等战术延缓冲突,为科技追赶争取时间。警惕士气系统对部队的影响,及时撤退低士气单位避免非必要损耗。所有战术执行都建立在资源链、科技链与指挥链的三维协同之上,任何单一优势都无法弥补系统的短板。